“一行两会”发声,释放哪些信号
金融业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服务业开放的重点领域。当前,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资本市场也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在9月2日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一行两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发表演讲,涉及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重要内容。
货币政策有调控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的态势,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具体来看,主要有三方面重点:
继续营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的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当前,消费价格上涨相对温和,为货币政策的调控创造了良好条件。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经济发展。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通胀走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长期工具要注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阶段性工具要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央行资金要充分发挥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资金配置,并强化激励约束,确保精准滴灌。与此同时,结构性政策工具兼具总量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具备基础货币的投放能力,需要与总量工具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稳定银行的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汇率市场化改革,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的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增加政策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367.7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保险业总资产26.6万亿元,居世界第二。过去5年,银行业信贷年均增速11.8%,资产结构与实体经济需求更加契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
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不断加强,大型银行金融效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持续深化。同时,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信贷、线上保险等业务全球领先。2018年以来,陆续推出了34项银行保险业开放举措,新批设各类外资银行保险机构120多家,中资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也显著得到提升。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周亮说,中国金融风险从发散逐步转为收敛,一批重大隐患被“精准拆弹”。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一批金融违法犯罪分子得到惩处,金融秩序明显好转。
周亮说,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大局平稳前提下,有序处置风险,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支持地方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反弹,完善大型企业债务风险监测和处置。
优化完善沪深港通机制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国资本市场运行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
在推动企业境外上市问题上,方星海说,要做好改革实施后的配套规则、系统建设等准备工作,拓展优化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支持更多上市公司互联互通存托凭证发行上市。进一步优化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取得实质进展。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支持开展期货产品结算价授权合作,实现期货市场开放路径多元化。
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香港有关部门推出3项扩大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的新举措:一是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标的范围。二是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研究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加快推动境内国债期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实现两地协同发展。
“证监会将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推出更多有力度、有深度的开放举措,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星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