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会再次告诉大家,关于“降准”你们想多了

  • 界面新闻

  上周五央行超预期发布全面降准公告后,分析人士纷纷对此进行解读,有不少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中美政策出现分化等等。央行周二重申,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变,并指出此次降准只是常规的流动性操作。

  实际上,本次降准将在7月15日释放出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而这笔资金预计会被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增加的货币当局政府存款对冲掉。

  具体来看,当日,有4000亿元一年期MLF到期。与此同时,7月是多税种申报纳税的“大征期”,截止日期也为7月15日。回溯历史数据,7月份,货币当局政府存款环比上月往往会有显著增长,过去5年环比增量的均值为6255亿元(最高值为10329.79亿元,最小值为3367.11亿元)。

  在上述置换过程中,银行的资金成本会下降,有4000亿可用资金从短期置换为长期。目前,一年期MLF的年利率2.95%,如果央行继续用同期限同利率的MLF对冲到期的MLF,商业银行需要多支付2.95%的利息成本,还需要注意期限安排,由此可能会转嫁为企业的贷款成本并限制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

  从周二的发布会来看,央行对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较为满意。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上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数据显示,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6%,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11%,与上月末持平。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可以说是当下及未来五年货币政策框架实施的一个的锚。这一目标是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并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此前央行已经通过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论文等方式向外界明确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取得显著成效”,阮健弘指出,“从二季度的经济恢复和债务增长情况看,我们预计二季度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平稳。”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6.8%,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的杠杆率分别下降0.9、1.3和0.4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也下降了。上半年,企业贷款合同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5.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个和1.06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合同利率4.13%,比上年同期低0.25个百分点。

  上半年,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同比多增1.77万亿元,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制造业、基础设施业,除房地产以外的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稳固。

  央行在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制造业贷款持续高增长,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6%,比上年同期高16.9个百分点,比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高24.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4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长46.3%,维持较高的增速。用于基建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虽然慢于制造业,但增速也比上年加快了,6月末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3%,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

  对除房地产以外的服务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6月末,不含房地产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9.1%,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2.3个百分点。

  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速放缓。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5%,比上年末回落了2.2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低2.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比上年末回落了3.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上年末回落1.6个百分点。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发布会上一再强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坚持正常货币政策,坚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孙国峰指出,总量上,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上,要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价格上,要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綫上分享會
點擊預約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