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造血”双管齐下保企业

  • 中国贸易新闻网

“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及时有效,我国复工复产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全球疫情的蔓延导致我国外贸订单下降,企业经营步履维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席主席杨瑞龙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期)上表示,面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与“六保”。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表示,保市场主体是“六保”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做好保市场主体工作对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保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是保市场主体的重中之重。我国现有大约3000万个中小企业,7000万个个体工商户,它们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

毛振华解释,疫情冲击下,我国就业压力加大,而就业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密切相关。在居民就业压力加大、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终端需求受限,很多产品生产出来没有市场,有可能导致供给过剩。因此,在保市场主体中,生产制造业并不是重点支持的对象。此外,国有企业更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垄断型企业,解决的就业相对较少,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企业主体如果保不住,会影响到其他经济领域。”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史晋川认为,实际上,除了对就业者或消费者家庭的影响之外,企业主体会较直接影响到金融领域。在疫情之后的将近半年时间,国内企业出现了一系列经营困难甚至倒闭情形,这对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债务偿还方面,金融风险明显放大。

对于如何保企业主体,杨瑞龙认为,一方面,政府可通过“输血”的方式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如,通过选择多样化的财政、货币政策或者必要的行政手段,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等。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造血”的方式增强企业活力,通过经济关系的调整,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界定,让市场发挥更大调节作用,通过需求刺激计划改善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通过向民营经济开放某些垄断产业给企业更多的投资机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或者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来释放企业活力。随着企业自身发展机会的增多与活力的提升,其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会得到增强,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提高。

记者了解到,中国已谋划出未来五年的小店经济蓝图。近期,商务部等7部门发出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称,至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通知提到,数字化是加快小店发展的主线之一。疫情冲击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小店“自救”的重要方法。

“当前,消费需求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能有效迎合新型消费需求、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降低经营成本并提高交易效率,为小店经济带来更多效益和新的发展空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解释说,以消费券这一小店经济的数字化“助推器”为例,其作用正持续显现。7月17日,接棒地方消费券的全国版消费券交出成绩单,小店经济成为主要受益者:过去17天,通过支付宝发放的全国版消费券,共吸引超1000万小店商家主动报名;撬动10亿客流消费;刺激小店规划师职业兴起,就业缺口达100万。

“我国应以这次疫情保企业作为一个契机,使民营企业在短期渡过难关的同时,也把一些造血机制长期化、制度化,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史晋川说道,以浙江为例,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有大量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为市场提供最终产品,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和加工度、附加值不高的领域,没有能力做研发、设计,更谈不上建立品牌和专门营销渠道。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上述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比如,利用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企业渡过疫情困难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高的起点。

綫上分享會
點擊預約

微信公众账号